如果你知道爱车相比老款轻了100公斤,第一反应是什么?不用张嘴了,我来帮你们说,偷工减料。但当下有不少车型依然在减重路上越走越远,其中还不乏月销过万的主流车型,比如销冠SUV哈弗H6。
最新的第三代H6除了表面上的配置、动力提升外,更令茶哥关注的是,其在车身制造上采用了包洛式骨架。更具体来讲,第三代H6通过优化车身框架、零部件断面结构、应用更高比例的轻量化材料,使新车在白车身重量相比二代有44kg下降,同时车身总重量更是减少100公斤以上。
对于很多人来说,重量越大是说明车身越坚固、质量越好的直接证明。反之,质量降低就等于车企“偷工减料”、暗自减配,但真的是这样吗?
我们以默认车身沉重的美系车为例,早在2016年别克全新君越早已偷偷减起了“肥”。当时全新君越通过车身构架优化、应用轻量化材料、采用先进工艺等方式,将白车身减重90公斤,整车更是减轻200公斤。
无独有偶,华晨宝马花巨资投建的工业4.0新大东工厂,除了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外,更是让宝马的国产车型应用更轻便的碳纤维内核、铝合金件、深冲压钢的渠道,从而实现车型减重。
就以宝马5系Li为例,在工业4.0的加持下,白车身减重50余公斤,整车减重130公斤。看完以上种种举措,如果减重纯属是为了偷工减料,那厂家花巨资投建新厂房、采用成本更高的新材料,岂不是本末倒置的冤大头?谣言不攻自破。
为何车企都在斥资做“减肥”?
很明显,首要原因就是车身过重衍生出不少缺点。就以大家的知识误区为例,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认为,车身越重,车型滤震效果越好。其实不然,车型在滤震过程中,除了接触地面的轮胎外,悬挂系统的弹簧、避震筒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当车身重量较大时,弹簧为了可以支撑起车身重量,则要使用刚度更高的弹簧。换而言之,车辆行驶在烂路时,刚度更高、更硬的弹簧反而会对滤震水平产生负面影响。
当然,在不提升弹簧刚度的前提下,还可以通过拉长弹簧长度来平衡滤震水平,但破坏车身设计、影响上下车便捷程度、入侵车厢空间,这些负面效果消费者又是否能承受呢?答案很明显。
车身沉重并不可取,而降低车身重量,优势也同样突出。除了消除了悬挂滤震的瓶颈外。咱们再聊点消费者能看得见的。
上面说的第三代哈弗H6在减重之后,使得在同等动力条件下,第三代哈弗H6的车身性能提升了10%,而油耗更是降低14.5%。宝马5系通过减轻车重以及优化车身框架,不仅降低油耗,还提升了车型的极限操控表现,可谓是一箭双雕。
你们想问的,我也知道。车型“偷轻”下,车身安全性能不会减弱吗?用别克君越作为例子,君越为了减轻车重,A柱采用1500MPa的PHS热成型超高强度钢材。高强度钢的应用不单止降低了车身的重量,而且更高的强度也提高了车厢内部的有效保护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高强度钢的应用使全新一代君越A柱横截面积还缩小了27.5%,进一步提升了驾驶视野。当然了,A柱只是减重的冰山一角,全新一代君越通过使用大量结构胶进行车身连接,使强度提升20%的同时还减重不少。光靠减重,便可实现百公里油耗降低0.4L,优势相当明显。
综上所述,车企不惜花费巨资,甚至还要背负被消费者误解的风险进行减重,并不是成本使然,而是为了车型表现出发。既然这么好,车企们都是怎样着手减重的呢?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。
优化车身框架
从上面几款车型就能看出,它们在车身减轻过程中都采用了优化车身框架的方案。车企在设计之时会通过建立3D受力模型,在保证车身安全性还有车辆抗扭刚性的情况下,优化框架力学设计,减少不必要的部件出现,从而达到减轻效果。
替换材料
在以前汽车工业还不成熟的阶段,大部分车企都喜欢在车型上做加法。这就使得,车身重量越来越大。如今在材料科学的进步下,除了宝马5系外,同级的奥迪A6L、奔驰E class等高端车型的车身结构件,都纷纷采用更高成本的高强度钢材、铝合金,甚至碳纤维作为替代品。这样的做法在保证了材料强度以及刚性之余,也进一步降低了车身重量,从而拔高车型各方面的表现。
除了结构框架外,车身覆盖件也是减轻车重的重要途径之一。路虎、捷豹、阿尔法罗密欧等注重动态表现的品牌车型,在追求车身重量方面还要来得更为极致。这些品牌旗下的车型车身覆盖件大多会采用铝合金,甚至碳纤维取代原来的钢材质。当然了,这部分车型在发生车身碰撞时,由于材质的不可修复性,其维修费用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。
发动机减重
相当一部分改装爱好者都知道,铸铁发动机在耐用性以及质量方面相当强势,但时下新出的车型反而更为倾向使用更轻的铝制发动机。原因无他,在不经改装的情况下,通过发动机应用铝制材料,轻轻松松就可以让车身轻上几十公斤,车企又何乐而不为。
内饰减重
你有听说过减配还要加钱的吗?有不少跑车品牌就有追求极致性能的细分车型,其为了追求更为轻巧的车身,通过拆除车辆舒适性配置,甚至连车厢内部金属件都直接裸露,为的就是减重。更重要的是,在“减配”之下,这些车型往往定价反而要更加高昂。有钱人的世界,大家不必去懂。
茶哥之言:
车型减重,既能提高车型加速性能、刹车表现,还能降低车型油耗、提升车型动态表现,可谓是“既让马儿跑,又让马儿不吃草”。
毫无疑问,车重减轻并非大部分消费者所想那般偷工减料,相反减重之下还可能会增加制造成本。但也正因为有认识误区,相当一部分车企在减重后都不会将这样的卖点拿出来宣传,主要的原因就是怕了舆论导向。回到本文最初的问题,如果你知道你的爱车相比老款轻了100公斤,你的反应又是什么?